2013.06
陳維茹
台灣被稱頌福爾摩沙,美麗之島的意思,在這座小島上蘊藏著豐富的生態與多元的人文,地形景觀有高山、河谷、火山群、山麓丘陵地、切割台地、盆地、平原、隆起珊瑚礁、海岸、火山島、沿海沙洲等;台灣位處於海島型氣候與大陸型氣候,加上山勢高聳,隨著垂直高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森林林相,從熱帶到高山寒帶皆有,可見台灣的生態資源極為豐富且多元;四百多年來台灣歷經不同民族的統治,在平原帶留下許多歷史紀錄,山區的一級古蹟以八通關古道獨領風騷,這些都是四百年來先民留下的珍貴遺跡。數百年來外來著陸續來到台灣,使台灣一直處於不同文化互相激盪與融合的地方,不同的信仰、語言、傳統與生活方式形成的多元文化,本身就具有生態旅遊的潛力。
隨著國民所得越來越高,大眾也越注重生活品質,生態旅遊也越受到重視,然而傳統的觀光活動因為以人為本位,僅考慮到遊客的需求,而忽略了對旅遊地的生態系造成嚴重衝擊,在遊客承載量過量時,旅遊地環境品質變差,亦使得生態系的保育難以執行。這些問題促成人們重新思考旅遊地在整個生態系中的角色定位,加以生態永續發展理念的生成,逐漸產生了生態旅遊的概念。我們要如何在生態與經濟層面找到一個平衡點,能夠永續發展又兼顧生態環境品質,才不會因經濟效益的誘惑造成生態無法挽回的迫害。
台灣傳統旅遊都以人為考慮因子,未顧及生態環境面,國人的習慣的思維便是希望馬上開闢便捷的道路,可以讓遊客方便達到每個優美景點,卻從不考慮景觀是否優美、地質上是否合宜做這樣的開發與稀有性。而發展觀光的各級政府單位也缺乏宏觀的眼界,重視硬體設施、忽視軟體、欠缺觀光景點核心價值概念。因此常在休憩景點上過度開發、過度設計,採取高密度的利用方式,有時還用生態包裝觀光,資源過度開發與掛羊頭賣狗肉的欺瞞,皆不利生態旅遊發展。生態旅遊的管理者通常為政府,為了促進觀光經濟效益,一切順意民意與選票為依歸,因而鼓勵大眾旅遊,在這些發展模式之下造成的後果不僅破壞景觀,且許多資源都被閒置浪費,且不符合生態旅遊的指標。這些問題是我們要學習並去改善的,這樣才不會使我們的景觀變糟糕,才能夠保存我們本來美好的景觀。
然而生態旅遊分為消極的生態旅遊及積極的生態旅遊,前者是低人類責任度同意任何形式、強度的活動,所以的旅遊都是生態旅遊;後者是高人類責任度是為任何旅遊活動都會帶來環境的迫害,傾向不要發展生態旅遊,生態旅遊強調小而美,遊客不要太多,社區又能永續發展。但在台灣永續發展四個字經常有錯誤的解讀,在一切強調拼經濟的前提之下,它就成了全力發展工商業與營造基礎建設的代名詞。流風所及,大家都只顧眼前利益,希望遊客多多益善,而不考慮社區環境可接受改變的限度,未顧及生態旅遊品質。
生態旅遊是一種負責任的旅遊,不損壞資源,盡可能保留環境之原來樣貌,必要的設施是要幫助遊客獲得內在之價值體驗,是附屬的而非吸引力之本體,推動生態旅遊強調這樣的概念。每個地方的自然、田野景觀與社區文化都是獨特的,基於其核心價值與差異性決定遊憩活動之型態才是正途。俗話說:「自然就是美,要改變自然,請留下人類智慧的結晶,而不是永遠磨滅的傷痕。」這句話實在是該謹記在心的至理名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