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大災變- 你必須面對的全球失序真相

大災變-你必須面對的全球失序真相              

                                         嘉義大學 景觀學系 曹聿欣

      此書探討的災變範圍甚廣,來源從地下、地面、太空、不明等皆有涉獵,好讓我們從另一種視角來找出不一樣的心得和啟發。
   首先從大家爭論「全球暖化」這議題來說,排除末日派和否認派,剩下就是暖化派和質疑派的對峙,認為太陽溫度上升不那麼嚴重,且人類活動並非主要因素,但這說法又太不負責任,所以本書主要就是針對現在發生的問題和研究、報導,來解說或懷疑地球可能的未來。

來源地下
地震、火山爆發、海嘯

來源地面
氣候:極端化,熱浪、寒冬、旱災、水災、風災
生物:傳染病、生物失衡、生物迷途
人為:人心浮躁、行為乖張
來源太空
太陽風暴
來源不明
意外事故、鳥魚群猝死、天坑
                                      資料來源:本書文章

   可最後的結論竟然只有部分(氣候和部分生物現象)是和全球暖化有關,說確切些,就是全球暖化"不易也不能"解釋地下、
太空、來源不明的災變,所以只能綜觀來看了,全球的災變是越來多樣、強烈、頻繁、複雜化的,還有雖然科學有無法解釋的現象,但仍不能放棄科學的態度和求證方法;至少比較樂觀的說,有各種跡象顯示災變頻率和規模上升的趨勢將下降,雖不會馬上,但到了一個高峰後必然是會走下坡的。

     作者也有認為目前關於全球暖化的問題,爭議是流於政治化的,雙方在爭辯上是不留餘地,導致冤冤相報 循環不已,但當未來環境的變化超越兩派爭論的論題時,影響將是所料未及的,所以應當放下成見,及早認識對方的價值,為全人類攜手合作才是。
     還有講到,人類對破壞環境及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平常就應節能減碳,但因實際上對發展中國家存在著不公平,所以人們必須尋找替代能源,而各國研究的相關技術,更應該互相分享,才能共創更美好的未來。

   重要的是,要在這些災變發生後有省思之外,更要持樂觀的心態,而醫學界也證明樂觀的人比悲觀的人活得更久,從各方面來說,都要有快樂的心,不管是助人或和其他人接觸,從科學研究也可見人是"群體演化"而非"個體演化",人的基因內即存在競爭的天性也有著很強的合作精神;也討論到,資本主義在金融危機後的影響,由於少部分人的原因而爆發的全球風暴,不能否認,這很難不把人對環境上的破壞想到一起。
   本國內有預擬災禍應變計畫,進一步也應該加強非戰爭軍事行動力量,特別是"軍人認為救災非其任務"的觀念必須改變,這部分可向民間有豐富經驗的救難組織學習。

   對現今全球化的災變趨勢,使得國界觀念不再重要,主權觀念也不再絕對,大國間互相合作環保救災,也使世界政府的雛形顯現,當然,人類在精神文明的發展漸漸起飛(也是因為物質生活達到滿足),社會上的綠色、文化企業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感覺上,好像人類的新紀元將浴火重生,而剛好出生在這時期的我們可真是幸福啊!

2013年9月24日 星期二

水資源地圖

水資源地圖

  「這真的不是錢的問題,我們需要改變大家對水的看法。」一開頭,本書作者便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觀念,關於生態,近年來投入的資金越來越多,然而對於民眾,觀念的轉變卻十分困難。海邊淨灘活動過了一個星期,海灘又再次變成髒亂不堪的樣貌,這樣的結果不僅對環境毫無幫助,更讓主導活動的人們感到挫折與失望。因為為了轉變民眾對於環境與資源的想法,政府與民間環保組織也致力於宣導正確觀念,教科書上也開始重視公德心與愛護環境的心態,希望可以達到全民愛護地球的共同想法,而不只是少數人在前頭推行相關活動,如此也將大幅提升對環境的幫助。


為甚麼水的重要性越來越大?因為世界已經出現了水危機,地下水位的下降、水汙染、地表逕流的消失,大量的缺水導致生物多樣性的降低等環境議題。其實地球擁有的水量從來不曾減少,因此我曾聽過一句話:「我們喝的水都是一億年前的水。」此話不假,水的確是以三種型態一直循環在地球中,但為何會有「缺水」這項危機存在呢?因為我們能用的「水資源」的確一直在減少,地球上超過三分之二的水都是不能用的,而其中少部分能用的水卻面臨被汙染的威脅。操控與管理水的能力是人類發展的關鍵,水是生命的泉源,然而現在生命正處於危急存亡之中。缺水的另一個原因則是降雨地點與人口稠密區不合,沒辦法有效利用從天而降的水資源,導致國家的一端下著傾盆大雨,另一端卻鬧水荒。水資源的重要已經不可忽視,而水如此受到重視,負面影響卻也隨之而來,「水戰爭」已經被預估是未來引發戰爭的原因之一


人口的增加與居住形式的改變等,人對於環境的需求越來越大,對環境造成的破壞也越來愈多。全球暖化對水的影響日益增多,氣候變遷也會影響降雨模式與地表水流,再加上其他人為因素也開始對環境造成壓力。以水庫舉例,水庫的興建會造成河川的破碎化,阻斷河水的自然流動,對生態造成影響,也導致流入海洋的水量大幅減少。而水庫的地點也導致聚落和歷史遺址的破壞。前幾年中國大陸興建三峽大壩的問題就衝擊整個世界,水庫必然有它的需求處,但是它所造成的破壞卻不是日後帶來的利益可以彌補的,甚至是遠遠及不上的。我認為三峽大壩的確可以是解決中國某些地區缺水的方法之一,但是如此強烈的手段卻對環境與居民造成大規模破壞,關於解決缺水問題,絕對也有其他的方法,絕對不是可以拿利益當作藉口的,這樣的行為實在是應該受到譴責。以此為鑑,我們應盡早在保護淡水和環境以及不斷上升得需求中需要取得平衡


對於人類生存而言,飲用水比食物更重要,然而我們卻有大量的水在「生產食物」的過程中被消耗掉,亞洲國家大部分的水都被用來農業灌溉,而肉品類的生產比農業更加耗水,我們每天在攝取熱量上都會耗費掉三千公升的水,這實為一大數字,因此也陸續出現許多環保口號,如:more crop per drop」及「吃素救地球」等。居家用水與工業用水也排序在後,政府必須提供乾淨的水資源給人民,以降低病媒與疾病的散播。




人類所製造的汙染若排入環境,最後也會因食物鏈而進入人類體內,然而人類卻似乎毫無自覺,這樣的心態實在令人為環境也為自己擔憂。了解到水資源的危急存亡,世界衛生組織也建立了「千禧年計畫」,總共有八個目標,其中與水和環境息息相關。也希望藉由計畫的進行,可以讓人們盡快重視到水與環境的重要性,不要等到地球破壞殆盡的才懊悔,環保應從本身做起,我認為愛地球,其實就是愛自己
                                                                         
                                                                                                   嘉義大學景觀系 李伊婷

2013年8月2日 星期五

一座發燒小行星的未來飲食法



一座發燒小行星的未來飲食法                                             嘉義大學景觀學系 林佩潔

Diet for a Hot Planet: The Climate Crisis at the End of Your Fork and What You Can Do about It



  生活在全球暖化的時代,你一定看過高爾《不願面對的真相》、陳文茜的《±2… … 等,有關於全球氣溫逐步升高的電影,而大家都把全球暖化的元凶即為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且其皆與工廠排放廢氣、火力發電廠之黑煙或是路上奔馳之汽車排氣畫上連結線,誰會把日常生活的飲食連結到嚴肅的「溫室氣體」呢?

確實,若是問社會大眾應當如何減輕全球暖化的速度,多半人的建議多為隨手關燈、減少吹冷氣時間或者提高溫度、少開車,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等等,國家層級則關注如何推動再生能源、終結對石化燃料的倚賴,然而,作者引用了許多學術研究報告,大聲疾呼:「食物的選擇,才會對全球暖化造成的巨大影響。」


你知道嗎?交通運輸系統僅占13%,但光是家畜就造成全世界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18%,超過全球運輸系統製造的溫室氣體總和。不同飲食對環境有不同的衝擊,但對動物產品的消費量越多,對環境的衝擊就越大。

你就會想,為什麼會這樣呢?關鍵之一,在於一般提到溫室氣體,多半是「二氧化碳」。但往往忽略了氧化亞氮與甲烷也是重要的溫室氣體。在美國,農業占氧化亞氮排放量的四分之三,而全球的甲烷排放量則有三分之二是農業造成。

《一座發燒小行星的未來飲食法》這本書一共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在講糧食生產與全球暖化的關係;第二部則提到企業對全球暖化採取的態度,從蒙蔽消費者、漂 綠形象到發氣候變遷財;第三部則介紹氣候友善農耕的幾個元素,以及針對一些相關迷思的回應;第四部則是告訴我們怎麼選擇飲食才最有益氣候(介紹的飲食選擇資源不見得適用於台灣)

「什麼是對我們最好,也是對地球最好的飲食方式?」書中提到。

作者安娜.拉佩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展開一場飲食壯遊,走訪歐、亞、美三大 洲的永續農場,深入解析當今社會人類農作以及食物體系,透過大量化肥、化學農藥、使用基因改造並加入許多食品添加劑於我們每天食用的餐點中,造成溫室氣體排放日漸增加,戕害了土地、自然、人類以及我們的地球。

同時,作者與農場主人學習傳統農法,並且發現:有機農法不但能夠穩定氣候,為地球帶來生機,更能讓人類擁有一個健康的生活。不僅如此, 原本被認為不能餵飽人類的有機農業,其實能比生技農業生產出更大量的食物。

本書中以實際研究告訴我們,有機農法在已開發國家平均產出會略微減少,但在開發中國家反而會讓產量大增近兩倍到四倍之多。考量目前全球的飢餓問題是出在開發中國家,有機農業反而是可以解決飢餓問題。

在書內,作者再深化了對工業化大量農畜生產與跨國連鎖食品公司的批判,此議題也出現在卡爾.韋伯拍攝之紀錄片,美味代價(FOOD, INC),並將重點聚焦在當前連鎖食品商業公司生產方式與氣候變遷危機此兩者的關係。

從餐桌上的食物連結到我們的生活環境,再經過多重繁複的循環,輾轉回到我的的餐盤上,進入我們的體內,我們所做的每個看似不起眼的小選擇,都會影響著我們所生活的小星球-地球。

換句話說,只要我們選擇「好」的食物,也就等於熬出一帖地球的退燒藥,能讓我們這座生病的小行星重返健康的軌道。

你是否願意選擇真食物,支持在地農業、自己動手烹調佳餚,擁抱有機食品,減少動物產品的需求,活出健康的同時,為我們的小星球退燒?

2013年7月28日 星期日


蜜蜂消失後的世界
A WORLD WITHOUT BEES
嘉義大學
       景觀系104
                                          鄭以芯
現在世界各地出現了一個怪現象,那就是蜜蜂集體的憑空消失,這會對地球造成多大的嚴重傷害?只是幾隻蜜蜂消失會對我們的生活帶來多大的變化呢?讓我們來看看蜜蜂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的是甚麼重要的角色。

蜜蜂的消失不只是農業損失慘重而是那背後帶來多少的利益根本無法想像,僅僅一年的授粉經濟上的利益就可以高達六百億美元,而百分之八十的開花植物都是經由媒介授粉,因為此方法比風的授粉更有效率,而在這些授粉的生物中蜜蜂則是最具有效率的組織。全球有百分之九十的的經濟作物受靠著這些授粉大師來授粉,換言之,如果蜜蜂真的消失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的餐桌上將會少掉三分之一的美食,那很多的食物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變得非常的昂貴,人們將會付出難以想像的後果。

從古時候起就有許多的國家知道蜜蜂在生態中的重要性並且因為牠的特殊行為帶給人類更多的啟發,像是蜂蜜除了好吃之外蜂蠟還可以成為製作木乃伊的材料,而在許多的希臘神話當中他們也扮演著神聖的象徵,除此之外也常被當作是封建君主和殖民母國的精神象徵。在工程界裡蜜蜂也扮演著偉大的工程師,蜜蜂認真且具自我驅策的合作能力,表現出工人們的共同興趣及合作能力。而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他們進入了最後一段旅程:實驗室,基因學者也因此發現蜜蜂比起其他昆蟲少有耐受疾病的基因,這當然使蜜蜂對農藥或毒藥的反應特別反感。雖然經過百萬年的演化,但是對於人類丟給蜜蜂的環境難題,她們的各種適應能力是否能夠完全抵擋?蜜蜂與生俱來的弱點,是否為他們的神祕失蹤提供了一部分的真相?

目前的環境一直在變化當中,都市化所造成的迫害都將會影響到生物的生態系統,因此讓蜜蜂的飲食種類及居住環境等許多維繫生存的要素都將限制的更加狹窄,人類的自私讓生活周遭許多的生物面臨危機,改變中的環境是不是也在無形當中讓蜜蜂們面對更多的壓力以及營養不良的問題。因此慢慢推測下去在現代的農業大量生產中,需要許多的殺蟲劑來維持農作物的完整性以便得到最好的利潤,但是殺蟲劑在殺害了許多害蟲的同時,也必定會殺害了對植物有益處的昆蟲,殘留的殺蟲劑會對人類的生體造成傷害同時也可能造成對蜜蜂危害。現在的農業中蜜蜂是不可或缺的幫手,因為他們一生是不停的努力工作,每隻蜜蜂終生可以飛大約八百公里,而其中還載著牠身體一半重量的東西,但是換句話說蜜蜂也如同魁儡一般不停的被人類利用著,牠們是不是早就提出無聲的抗議,讓他們集體罷工換來更多的自由。

現在這個嚴重的問題最重要的是需要大家去正視牠,而不是當作甚麼都不知道甚麼都不想管,因為我們除了知道這件事是不夠的,我們應當想想我們能為我們的地球做些甚麼事,我們需要展開我們的行動來保護蜜蜂們但同時也是在保護我們自己、我們的地球,而這不是一兩個人的地球而是大家的,當然我們希望推廣更多的人來食用有機蔬菜,種一些對蜜蜂無傷害的植物,少用人工藥劑,雖然已經造成傷害那我們是不是應該努力看看讓這些危機可以晚點降臨甚至變的更好。   

蜜蜂消失的原因一直是個謎,目前也一直在研究當中,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有許多不同的揣測,在現在最新的研究當中由以色列學者中發現了最新的論述,蜜蜂因為蜜蜂病毒而引起但是不久後又有新的論述來推翻。蜂群衰竭失調症候群已經造成大量的蜜蜂崩解滅亡,許多的科學家正在努力的查明真相,我們是否也可以出一點點的力來多加關心我們的地球。這本書中讓我得到了許多關於蜜蜂知識的了解並且知道了蜜蜂的偉大,也讓我知道大自然的奧秘,許許多多的小事情最終都有可能成為巨大的影響,我們需要把好的觀念一直傳達下去讓人類可以更加的重視我們唯一而美好的地球。

2013年6月26日 星期三

台灣的生態旅遊

2013.06   陳維茹
  
        台灣被稱頌福爾摩沙,美麗之島的意思,在這座小島上蘊藏著豐富的生態與多元的人文,地形景觀有高山、河谷、火山群、山麓丘陵地、切割台地、盆地、平原、隆起珊瑚礁、海岸、火山島、沿海沙洲等;台灣位處於海島型氣候與大陸型氣候,加上山勢高聳,隨著垂直高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森林林相,從熱帶到高山寒帶皆有,可見台灣的生態資源極為豐富且多元;四百多年來台灣歷經不同民族的統治,在平原帶留下許多歷史紀錄,山區的一級古蹟以八通關古道獨領風騷,這些都是四百年來先民留下的珍貴遺跡。數百年來外來著陸續來到台灣,使台灣一直處於不同文化互相激盪與融合的地方,不同的信仰、語言、傳統與生活方式形成的多元文化,本身就具有生態旅遊的潛力。
         隨著國民所得越來越高,大眾也越注重生活品質,生態旅遊也越受到重視,然而傳統的觀光活動因為以人為本位,僅考慮到遊客的需求,而忽略了對旅遊地的生態系造成嚴重衝擊,在遊客承載量過量時,旅遊地環境品質變差,亦使得生態系的保育難以執行。這些問題促成人們重新思考旅遊地在整個生態系中的角色定位,加以生態永續發展理念的生成,逐漸產生了生態旅遊的概念。我們要如何在生態與經濟層面找到一個平衡點,能夠永續發展又兼顧生態環境品質,才不會因經濟效益的誘惑造成生態無法挽回的迫害。


       台灣傳統旅遊都以人為考慮因子,未顧及生態環境面,國人的習慣的思維便是希望馬上開闢便捷的道路,可以讓遊客方便達到每個優美景點,卻從不考慮景觀是否優美、地質上是否合宜做這樣的開發與稀有性。而發展觀光的各級政府單位也缺乏宏觀的眼界,重視硬體設施、忽視軟體、欠缺觀光景點核心價值概念。因此常在休憩景點上過度開發、過度設計,採取高密度的利用方式,有時還用生態包裝觀光,資源過度開發與掛羊頭賣狗肉的欺瞞,皆不利生態旅遊發展。生態旅遊的管理者通常為政府,為了促進觀光經濟效益,一切順意民意與選票為依歸,因而鼓勵大眾旅遊,在這些發展模式之下造成的後果不僅破壞景觀,且許多資源都被閒置浪費,且不符合生態旅遊的指標。這些問題是我們要學習並去改善的,這樣才不會使我們的景觀變糟糕,才能夠保存我們本來美好的景觀。
        然而生態旅遊分為消極的生態旅遊及積極的生態旅遊,前者是低人類責任度同意任何形式、強度的活動,所以的旅遊都是生態旅遊;後者是高人類責任度是為任何旅遊活動都會帶來環境的迫害,傾向不要發展生態旅遊,生態旅遊強調小而美,遊客不要太多,社區又能永續發展。但在台灣永續發展四個字經常有錯誤的解讀,在一切強調拼經濟的前提之下,它就成了全力發展工商業與營造基礎建設的代名詞。流風所及,大家都只顧眼前利益,希望遊客多多益善,而不考慮社區環境可接受改變的限度,未顧及生態旅遊品質。



        生態旅遊是一種負責任的旅遊,不損壞資源,盡可能保留環境之原來樣貌,必要的設施是要幫助遊客獲得內在之價值體驗,是附屬的而非吸引力之本體,推動生態旅遊強調這樣的概念。每個地方的自然、田野景觀與社區文化都是獨特的,基於其核心價值與差異性決定遊憩活動之型態才是正途。俗話說:「自然就是美,要改變自然,請留下人類智慧的結晶,而不是永遠磨滅的傷痕。」這句話實在是該謹記在心的至理名言。

2013年5月11日 星期六

氣候變遷地圖


  冬季不再如以往寒冷,夏天感覺越來越熱,這是在台灣的我所感受到的氣候變化,這或許是氣候暖化所造成氣候變遷影響。如果我們放眼國際,就可以知道近幾年各國都發生極端的氣候事件,如大洪水、熱浪,都在全世界造成嚴重的災害,損失難以估計,很明顯地,地球在發出警訊,要全人類正視現正發生的環境問題。

  『氣候變遷地圖』這本書從各個方面向讀者解釋整個氣候變遷的動態過程,包括各地正在發生的氣候變化影響、各種驅動氣候變遷的因素、氣候變遷造成的預期後果、以及個人與國際間的調適因應。看完這本書讓我感覺不僅僅只是讀進了一些訊息,還感覺多了一份使命感,跟其他生物一樣我們人類同住在一個地球上,面對加劇地全球氣候變遷我們責無旁貸。

  針對全球暖化的議題,經過討論國際訂出2度這個共識,各國都要,致力於降低碳排放量,讓地球不再升溫超過2度,避免嚴重的生態系瓦解及各種全球性的氣候災難。思考現今台灣現況,政府政策似乎仍著重於經濟發展而未將氣候問題列為重點,台灣是個四面環海的小島,許多重要的城市都鄰近海邊,如果全球暖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沒有減緩,台灣許多城市都難逃淹沒的悲劇,台灣是氣候災難的第一批難民!

  所以,我們的政府應該更努力與國際間合作,發展出相關的辦法在台灣確實執行,為氣候變遷做最大努力。不僅是政府,整個氣候問題是從不同的社會面複雜地影響,所以包括民間團體、企業團體甚至是個人,都能對氣候造成影響。工業會產生多碳排放,交通也能產生許多碳排放,所以每個角色從自己做起,是調適氣候變遷最有效的方式。
我們於日常生活中能夠做的小改變,都能對減緩氣候變遷帶來貢獻。


嘉義 黃經緯

2013年4月30日 星期二

美好生活


貼近自然 樂活一百

       當你所處的國家正值經濟大蕭條最凜冽時,你會選擇逃離在遠方的其他城市看著你的家鄉走上毀滅,又或者是待在鄉野田間用你微乎其微的力量去支持、關心你的國家呢?

        海倫與史考特‧聶爾寧夫婦在經濟大蕭條的美國,選擇離開城市。他們所追求的是不受經濟牽制、獨立自主的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之中維持並改善自己的健康,擺脫折磨人的都市壓力。由城市搬到鄉下,一開始被大家視為外地人來短暫旅遊,最後利用貧瘠的土地種出奇蹟,使人讚嘆。在這樣慢慢探索生活的日子裡,用時間與毅力證明了自己的想法,沒有音為別人的否定就停下手邊的工作,反而更用力的努力,運用豐富的知識改變了大家的眼光。他們的身上盡是我們所該思索的精神。賺錢或發財的念頭讓人們產生了扭曲的經濟觀。經濟生活的目的不是金錢而是生活。

        聶爾寧夫婦讓我們明白要靠自己的雙手過日子。不要編制威權,而希望代之以對生命的尊重。不要剝削,要的是實用經濟。簡單樸素取代繁複與混亂。匆促和激狂並不合宜,有時候停下腳步想一想、看一看的平和步調才是應當。

     回想過去,我曾經在農田裡幫阿姨播玉米的種子,在炙熱的太陽底下揮灑汗水,才做了一點點的我就已經受不了而跑去偷懶。而那時候的我發現想要擁有樂活的生活對於都市人確實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必須早起工作,看看田裡的植物是否健康,必須灌溉等等…因而我非常能夠了解這樣生活在城市裡頭的人們起身進入鄉下,從什麼都不會的狀況下,學習、失敗、在學習的那種辛勞。在幾個月的之後,我吃到了我自己種的玉米,因為有過付出,所以感覺特別美味。我想,在老年時有足夠的金錢,我一定也會起身進入鄉村,擺脫城市的喧囂,用自己的腳步過自己的美好生活。

嘉義大學景觀系 楊縕如



2013年3月29日 星期五

《淨化室內空氣之植物》讀後感


淨化室內空氣之植物
應用及管理手冊居家生活版

    在這生活繁忙的形況下,我們常常無形之中受到噪音、空氣汙染等等的壓力,想要回歸自然,不一定要到深山隱居,遠離塵囂,從這本書裡,得知在室內擺設綠色植物是改善生活品質的好方法,栽培植物不但有助於放鬆心情,亦可減少壓力與疲憊感,也具有改善室內落塵之淨化空氣功效

    未讀此書前,我一直認為戶外空氣污染程度遠勝於室內,書中了解到其實在某些無窗的建築物內,空氣汙染程度遠高於戶外環境100倍之多,原因在於室內環境的變化,大量使用合成木板、人造地毯、塑膠製品、各類電子產品等,釋出許多化學物質,造成人體的危害。長期在這環境之下,許多人出現頭痛、眼鼻或喉嚨的感染、皮膚乾燥易發癢、嗜睡、噁心,無法專注、易疲勞、對氣味敏感等種種生理的不適,被稱之為「病態建築症候群」(Sick Building Syndrome, SBS),不良的建築設計、工作性質與工作者的生理狀況,影響工作者對工作環境的感知,進而造成SBS,又女性情緒波動表現較大,在相同工作環境下,女性較男性易於罹患病態建築症候群,面對此問題,我們不能坐視不管,應改善其工作環境以增進工作效率。

    在這本書裡共介紹了50種的室內植栽,都有介紹其形態、規格應用、室內管理法及常見生理障礙及病蟲害,此外還有植物淨化室內空氣能力,我最喜歡的是它有特別說明植物會淨化何種揮發性有機汙染物,這樣就可以根據室內不同地方所需淨化的有機汙染物做互相呼應:

地點
有機物質
適合種植的室內植栽
浴室
胺、二甲苯、甲苯濃度較高
蔓綠絨、黃金葛、虎尾蘭
書房
甲醛、苯類、三氯乙烯濃度較高
袖珍椰子、常春藤、檸檬千年木、竹蕉
廚房餐廳
落塵較多、甲醛、二氧化碳濃度較高
馬拉巴栗、嫣紅蔓、波士頓腎蕨
臥房
甲醛、二氧化碳濃度較高
蔓綠絨、觀賞鳳梨、波士頓腎蕨、常春藤、長壽花、蝴蝶蘭、虎尾蘭
客廳
二氧化碳、甲醛、苯類濃度較高
馬拉巴栗、非洲菊、袖珍椰子、黛粉葉、白鶴芋、波士頓腎蕨
大門玄關
落塵較多
皺葉椒草、非洲菫、秋海棠、大岩桐、白網紋草、嫣紅蔓

    這個整理還蠻好用的,他不但根據植栽所能提供的淨化能力,也考慮到地點所需要的植物特性而擺設,常見的植栽,讓新手生對於室內植栽的配置輕易入手。

    我個人很喜歡植物,在陽台種滿許多不同的植栽,那是我的小小空間,可是未曾想過要在室內種植植栽,本身是因為對植物有一種迷失,就是植物在夜晚時也會行呼吸作用,這樣會有過多二氧化碳,感覺會對人體不好。書中有提出,植物不但會釋出二氧化碳,相對也會排除過多的二氧化碳,而我們也可以選擇景天酸代謝(CAM)的植物,他們與其他植物不同,大部分植物的氣孔在夜晚關閉,景天科植物則可以在夜晚吸收二氧化碳及其他氣體,亦可利用強光來提升其對二氧化碳的吸收




    閱讀完此書後,現在我在圖桌旁擺了一盆蝴蝶蘭,根據書中表示,白天於明亮光度下生長時,可於夜晚幫助降低室內二氧化碳濃度。而在我的書桌則是擺放了吊蘭、黃金葛與波士頓腎蕨來綠美化,以及降低我身邊周圍有機汙染物的濃度,軟或身旁的硬體設施,給人一種舒適感,你現在是否也想要有這種生活呢?心動不如趕快行動,善加利用植栽來緩和你的生活,此書裡都有詳細介紹喔!


嘉義大學景觀系  陳琪藝